突尼斯是個不太尋常的穆斯林國家,雖然面積?。?6.3萬平方公里)人口少(1200萬),但每年接待的外國游客基本都在500萬以上。
突尼斯向導略帶“凡爾賽”地說:作為非洲最北端的國家,瀕臨地中海、法國殖民史、農(nóng)產(chǎn)品豐富、8個世界遺產(chǎn)等等特點,都是突尼斯備受游客青睞的原因。更關鍵的是物價十分平穩(wěn),比鄰國阿爾及利亞和“網(wǎng)紅”摩洛哥都要低。
為了增加可信度,向導拿出突尼斯政府每年更新的“外國游客消費指導價”,一邊拉著我去了三個市場求證。
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么詳細又貼心的指導價,雖然比當?shù)厝说膶嶋H消費略高,但游客手握這份表格,被宰時就有了更多的底氣去取證投訴,也難怪突尼斯旅游收入逐年遞增。
以指導價來看,只有水果和酒類等少部分商品的價格比中國略高,其余多數(shù)都比中國三四線城市還要低,例如普通餐廳人均17元人民幣、1升牛奶3元、12個雞蛋7.2元、一斤牛肉33元等等,1升5元的汽油不算很便宜,但出租車起步價是真的低到谷底,3英里內(nèi)(接近5公里)只收1.2元,超出后每英里(1.6公里)3.5元。
比較意外的是,市中心的85平米公寓月租只要1600元左右,CBD外的公寓每月只要1200元,為什么房租會這么低?
向導給出的理由是:突尼斯有數(shù)萬家酒店民宿,哪怕沙漠里的游牧旅館也有上千家,再加上房價嚴控多年,如今市中心每平米售價約800美元(5800元),偏遠些的郊區(qū)房價一直沒超過600美元。房價高不了,民宿又多如牛毛,市區(qū)房租自然也高不到哪兒去,市郊小鎮(zhèn)的房租更低,這也是突尼斯頗受歐美背包客青睞的主要原因,預算不足的年輕游客通常會選擇租房。
突尼斯的麥地那老城,官方宣傳口號是“偉大的伊斯蘭古城”,共擁有700多座宮殿、清真寺、陵墓、噴泉等歷史古跡。但實際上,阿拉伯語中的“麥地那”不僅代表城鎮(zhèn),也有露天集市的含義,且突尼斯在過去千年里一直是歐非兩洲的貿(mào)易重鎮(zhèn),更多歷史學家偏向于將突尼斯麥地那解讀為后者,因為現(xiàn)在的麥地那仍然遍地是集市。
從每日清晨3點開始,周邊村鎮(zhèn)的農(nóng)戶就會趕往老城上百個集市,集市沒有攤位費,農(nóng)產(chǎn)品也不用繳稅,但必須在早上7點前離開老城,這就是麥地那的早市,價格便宜又新鮮,當季收獲什么就賣什么,五花八門什么都有,通常價格比商超會低60%左右。
錯過早市的話,那就只能選擇老城的“東、南、西、北”四大市場,東區(qū)市場以干貨為主,常見商品以果干和香料為主,例如椰棗、橄欖、開心果,以及穆斯林菜肴常見的豆蔻、肉桂、藏紅花、麝香等等。
南區(qū)市場主營果蔬,通常是堆成兩米高的“菜垛”,攤主就站在邊上,價格牌放在菜垛上,買家自己挑選、自己用袋子裝,然后放在碼稱上稱重,攤主全程不碰袋子,只管稱重收錢。
北區(qū)市場又名“美食街”,街頭到街尾大概3000米距離,全部是非洲各種有名的美食(面點居多),其中還有土耳其面包和法式面包的融合版,塔吉克烤餅的制作方式也被改良成先過油再烤,各種叫不出名字的小吃,實惠又管飽,不僅外來游客喜歡,當?shù)貞械米鲲埖娜艘舶堰@里當成廚房,溜達百十來米就能吃飽,人均十元足矣。
西區(qū)市場只賣海鮮,由于五六個碼頭都屬于西區(qū),再加上地中海有嚴格的捕撈季節(jié)與地點限制,突尼斯?jié)O船只能輪流出海捕魚,每艘船的靠岸碼頭各不一樣,所以得通過當?shù)厝瞬胖滥膫€碼頭能買到最便宜、最新鮮的海貨。
一直以為突尼斯橄欖和石榴很出名,但這些年最出名的是突尼斯蘭花蟹,旺季一大筐只要20美元就能連框打包打走。為了方便游客,每個碼頭都有一間很大的食堂廚房,游客自帶海鮮和食材再付費烹飪(海鮮計重收費,1磅0.3美元),廚師水平談不上好,但基本的口味還過得去。切記要提前溝通好烹飪方式,否則會一大鍋給你燉了,比如我們這次的意面+西紅柿+辣椒+蛤蜊大雜燴,還好沒把蘭花蟹跟海魚也扔進去煮。
整體來說,突尼斯的美食風味比較多元,講究色彩搭配、口味濃郁,帶有很明顯的地中海味道和柏柏爾美食風格,值得推薦的有突尼斯國菜庫斯庫斯,有葷素和肉魚等等區(qū)別,底下是肉魚,上面是蒸熟的粗麥粉,再搭配鷹嘴豆、胡蘿卜/海鮮醬食用,當?shù)厝讼矚g搭配鷹嘴豆奶酪共食。
入夜后最常見的小吃是迷你披薩,底下一層薄面餅,上面放大蝦、烤腸、魚塊或肉餅,烘烤出爐瞬間香飄百米,主要方便外來游客,每份也就1-2美元。據(jù)說當?shù)丶壹覒魬舳紩鰲椄?,只是步驟繁瑣且口味單一,如今有專門的老店以每磅0.5美元的價格出售,口味大概有酸梅、橄欖、青汁、茴香、紅豆等等十五六種之多,當作解膩零食還是很不錯的。
除此之外,突尼斯市區(qū)還有很多“環(huán)城市場”,史書《馬格布里三千年》有載:傳說在兩千多年前,突尼斯所在的古國迦太基就提出了“前商后住”的建筑格局。
所有房屋在修建之初就考慮到后期的經(jīng)商需求,設計成前面是商鋪、后面是居所,哪怕暫時沒有道路和街道也得這么建房。久而久之,突尼斯就有了數(shù)萬條環(huán)繞式的街道,相互之間通過無數(shù)小門小道相連,兩面都是大小不一的商鋪,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。
與統(tǒng)一出租和管理的經(jīng)營模式不同,突尼斯的街道商鋪大部分都是自營的(出租手續(xù)特別繁瑣,要求還很多,自營稅收減半),所以商品價格也只是在成本上再加個5-10%,生活成本相對鄰國要低很多。
“捕魚業(yè)是突尼斯民間的主要收入渠道,大約有200萬人與捕魚業(yè)息息相關,占比全國人口的六分之一”,向導指著老城入??谡f:“這些小船在捕魚季出海,休漁季或惡劣天氣時稍微改裝就是游船,平均收入在非洲國家里應該算得上最高?!?/p>
為了獲得地中海貿(mào)易圈的認可,突尼斯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嚴格執(zhí)行與海洋捕撈有關的條例,環(huán)保清潔也做得相對完善,部分條令甚至照搬歐盟標準執(zhí)行,也難怪街道海灘都挺干凈,并沒有其他非洲國家那么雜亂無章。
首都圈以外的最大民間收入以橄欖種植為代表(全國人均種植4株),石榴、葡萄、椰棗等高價值作物為輔,限于土地和水源緊張,這些作物的產(chǎn)量相對固定,很難再擴大種植面積。
另一個收入來源居然是源自蘇美爾人的陶瓷工藝,在過去兩千多年里,突尼斯陶瓷藝人將羅馬的馬賽克工藝和中國的釉飾工藝相融合,才有了如今別具一格的“突尼斯陶瓷”,被聯(lián)合國列為“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”之一。按照當?shù)刂铺諑煹恼f法,突尼斯陶瓷產(chǎn)業(yè)形成于迦太基時代,距今約有2600年歷史,比較典型的標志物就是用來裝運橄欖油合葡萄酒的雙耳瓶。
沿著老城去海邊的路上看到一個大垃圾場,場邊有幾個婦女帶著孩子在垃圾中翻撿易拉罐和塑料瓶。向導說這些女人多半是主動離異后,生活難以為繼才去撿垃圾。一開始我還不以為然,幾分鐘后才反應過來:阿拉伯國家的女性,可以主動離婚?
事實證明,突尼斯是全球唯一一個女性可以自主選擇結婚與離婚的穆斯林國家,也是阿拉伯世界唯一規(guī)定一夫只能一妻的國家(也是唯一一個合法設有紅燈區(qū)的穆斯林國家),女性可以繼承遺產(chǎn),平時也可以獨自上街交友,甚至飲酒。
經(jīng)過允許,我們跟著其中一名婦女來到垃圾收購站,目睹這名母親將當天撿來的兩袋垃圾賣給商人,收益是21.5第納爾,約等于47元人民幣,足夠母子二人的一天伙食費了。
下一篇講述突尼斯的8大世界遺產(chǎn)和主要游覽區(qū)。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侵刪)
發(fā)表評論
2024-05-27 22:11:02 · 來自123.232.119.5回復
2024-05-27 22:18:33 · 來自36.57.130.118回復
2024-05-27 22:43:54 · 來自210.38.229.244回復
(注:上述評論僅供參考)
2024-05-27 22:44:16 · 來自222.67.227.43回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