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眾鳥高飛盡,孤云獨去閑。相看兩不厭,只有敬亭山。”

炎炎夏日,最適合讀些清新的小詩。

像李白這首《獨坐敬亭山》,一人山中獨坐,世事過眼云煙,青山朗潤峻茂,獨與幽人長談。

雖未能去往山中,卻已感到其間安然。

喧囂而躁動的日子里,該留給自己些時間,自在、隨心、坦然,一人一境一清幽,一呼一吸一從容。


李白一生中最短的幾首詩,字字孤獨,卻很治愈!  第1張

在眾多詩人中,李白是很會獨處的人。


雖然他很享受結(jié)交朋友,但伶仃一人時寫的詩,也依舊饒有趣味。


就像那首《月下獨酌》:


花間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。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


寫這首詩時,李白剛剛遭遇賜金放還,政治理想幾乎宣告破產(chǎn),形單影只,有苦無處訴,突發(fā)奇想,將月亮拉來對飲,原本的冷寂凄清,也正因此沖散了許多。



李白早年時,寫過一首《訪戴天山道士不遇》說的是他尋訪道士未果的經(jīng)歷。

孜孜問道的年輕人,殷勤往來山中,沒能見到想見的人,煩惱之余,被山中景色吸引,索性將不開心丟到一邊,沉浸于山川美景之間,樂乎悠然。


犬吠水聲中,桃花帶露濃。


樹深時見鹿,溪午不聞鐘。


野竹分青靄,飛泉掛碧峰。


無人知所去,愁倚兩三松。


以前,總愛依賴他人的陪伴,后來細細回想,其實,很多珍貴的瞬間,都是獨自一人時經(jīng)歷的。


于某個時刻,拋卻世間紛紜,完完全全做回自己,任性自由,行止隨心,何嘗不是一種放松、一種清歡。


李白一生中最短的幾首詩,字字孤獨,卻很治愈!  第2張

野性之詩

這首詩歌名曰《遠別離》,是一首樂府詩。坦率地說,與其稱其為詩,不如稱呼為散文。畢竟,李白寫得太過隨意,甚至打破了詩歌的節(jié)奏。前面幾句是這樣的:


遠別離,古有皇英之二女,

乃在洞庭之南,瀟湘之浦。


古代的詩歌,往往有嚴(yán)格的字?jǐn)?shù)限制,正所謂“寸土寸金”。唐末文人說過一句話:“五言如四十個賢人,著一個屠酤不得?!边@句話的意思是說,五言律詩由四十個字組成,四十個字如同四十個賢人,中間不能有一個宰牲賣酒之輩(意為濫竽充數(shù)的字眼)。


文人說的雖是五言律詩,但凡古代的詩詞,應(yīng)該都遵循此理。然而,反觀李白的這首詩,“乃”、“在”、“之”,三個無意義的虛詞,被任性的濫用。


讀完這幾句“大白話”,你會感覺怪異、尷尬,完全摸不著頭腦。硬著頭皮繼續(xù)讀,則又有拍案驚奇的感覺,那種熟悉的豪放與飄逸,終于噴薄而出。雖然,是以悲傷的形式。


海水直下萬里深,誰人不言此離苦?


日慘慘兮云冥冥,猩猩啼煙兮鬼嘯雨。


李白啊李白,真有你的,寫詩的時候,不拘于形,不役于心,下筆千言,率性而為,將讀者的情緒,玩弄于股掌之間。


李白一生中最短的幾首詩,字字孤獨,卻很治愈!  第3張

來之不易的幸福,應(yīng)當(dāng)珍惜


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
秋風(fēng)吹不盡,總是玉關(guān)情。

何日平胡虜,良人罷遠征。

——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

搗衣聲聲,千家萬戶的痛苦和思念,都寄托在了月光和秋風(fēng)中。和平和安定的生活,既是作者的愿望,也是征婦的心聲。


幸福的生活總是來之不易,如今的闔家歡樂也是用無數(shù)家庭的離別換來的。


如今已遠離戰(zhàn)爭和離亂,我們無法感同身受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,正因如此,更不可虛度浪費。


珍惜當(dāng)下,珍惜擁有時的快樂,便是對生活最好的寬慰。


李白一生中最短的幾首詩,字字孤獨,卻很治愈!  第4張


  • 不可避免的離別,不如看開


峨眉山月半輪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

夜發(fā)清溪向三峽,思君不見下渝州。


——《峨眉山月歌》


乍然離別,不免依依不舍,即使是立志“仗劍去國,辭親遠游”的李白,也對故國故人有著無法割舍的思念。


正像明月可遠望,而不可親近,很多人事只能遙遙懷念,只能借明月寄思念,寄心愿。


離別總是生活的常態(tài),但不必過于傷感,因為有緣注定會再見,無緣也勉強不來。


此時分開,各自珍重;他日相聚,一定各有一番精彩。
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侵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