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說今年尺度最大的美劇。

那一定是它。

畫面和內(nèi)容,都突破禁忌。

感官上,輪番轟炸。

多人運動,說來就來。

故事上,禁書改編。

腦洞破天,細思極恐。


這就是,魚叔今天要介紹的——

《美麗新世界》

Brave New World

《美麗新世界》,是英國作家阿道司·赫胥黎創(chuàng)作的小說。

與喬治·奧威爾的《1984》、葉·扎米亞京的《我們》并稱為「反烏托邦三部曲」。

在各大暢銷榜上,經(jīng)久不衰。

也是各類必讀書單的???。

令人遺憾的是,盡管這本小說赫赫有名,但此前的影視改編都不太理想。

這次為了更好地打造它,流媒體新貴Peacock找來了豪華卡司。

杰西卡·布朗·芬德利,也就是《唐頓莊園》的三小姐。

近年來以《名姝》一劇,收獲更高人氣。

然而,這次為了出演《美麗新世界》,甚至辭演《名姝》,以致于角色在第三季匆匆下線。

阿爾登·埃倫瑞奇,也就是《游俠索羅:星球大戰(zhàn)外傳》的年輕版索羅。

經(jīng)大導(dǎo)演斯皮爾伯格的推薦,正式進入演藝圈。

是當下好萊塢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。

哈里·勞埃德,英國大文豪查爾斯·狄更斯的曾曾曾外孫。

代表作有《大群》《萬物理論》《鐵娘子》。

不過最深入人心的,當屬《權(quán)力的游戲》中的「睡龍王子」。

故事設(shè)定在遙遠的未來。

人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新世界,叫「新倫敦」

這里經(jīng)濟高度發(fā)達,物質(zhì)資源充足。

但這種衣食無憂的日子,以等級森嚴的社會階層為前提。

所有的新人類,自上而下被分成五個等級:

阿爾法(α)、貝塔(β)、伽瑪(γ)、德爾塔(δ)、厄普西隆(ε)。

阿爾法和貝塔,屬于最高等級。

顏值高,身材好,但數(shù)量稀少。

負責(zé)社會管理和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等智力工作。

伽馬屬于普通階層。

相當于平民。

德爾塔和厄普西隆,屬于最低等級。

數(shù)量龐大,負責(zé)勞動生產(chǎn)和清潔打掃等體力勞動。

為什么美麗新世界能夠長期保持穩(wěn)定的社會結(jié)構(gòu)?

因為每個人從小就接受洗腦。

管理者通過「睡覺療法」,讓每個階層都認為自己所處的等級是最優(yōu)的。

如果他們做出僭越自己階層的事,就會遭受「電擊教育」,產(chǎn)生巴甫洛夫條件反射。

從而形成長期的身體記憶,安于自己既定的等級當中。

洗腦還不夠,新世界得以維持,還依靠以下三條規(guī)則

第一,沒有隱私。

所有人帶上一副特殊的隱形眼鏡,就可以連接到一個共享網(wǎng)絡(luò)上。

你可以通過共享網(wǎng)絡(luò)看到他人眼中的世界,他人也可以窺見你的一舉一動。

在信息絕對公開的情況下,管理者可以快速察覺社會中的不安定因子,從而維護穩(wěn)定和諧的秩序。

第二,沒有一夫一妻制。

在單一配偶的舊制度下,伴侶獨屬于對方。

容易導(dǎo)致感情糾紛和家庭暴力,被明令禁止。

新倫敦提倡的是,開放式的性關(guān)系。

第三,沒有家庭。

沒了單一配偶制,也就沒有了家庭單位。

社會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大集體。

所有人都是實驗室胚胎孵化中心的產(chǎn)物。

父親、母親的概念不復(fù)存在,甚至成了落后、可笑的名詞。

在這里,最重要的原則是,享樂主義

每個人都是快樂的,不允許有一絲負能量。

怎樣才能一直保持興奮的狀態(tài)?

狂歡迷亂的多人運動,荷爾蒙噴薄的感官電影,刺激連連的真人狩獵,統(tǒng)統(tǒng)給我安排上!


此外,他們還發(fā)明了一種叫作嗦麻的神奇藥丸。

「每天一嗦麻,保證不焦慮」。

不論你遇到什么糟心事,只要一顆快樂藥丸就能掃清心中的陰霾。

原始的欲望得到滿足后,人們就不容易產(chǎn)生質(zhì)疑和反抗的心理。

但那些幸福的人,全然不知自己是「被幸福」的。

他們的幸福,是政治家和科學(xué)家嘔心瀝血的科研成果。

與自己的創(chuàng)造力、情感體驗?zāi)芰?、審美能力都毫無關(guān)系。

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處于快樂的巔峰,沉迷于美好的假象時。

兩個不甘于受控的躁動靈魂,正在新倫敦的角落里悄悄覺醒。

第一個覺醒者,列寧娜。

貝塔階級的她,遇見了情投意合的男人。

開始了一對一的親密關(guān)系。

但兩個月后,遭到了管理層的質(zhì)問。

為了勸她迷途知返,管理層循循善誘。

一邊用全息投影回顧了他們這兩個月的啪啪啪姿勢;

一邊闡述單一配偶制的壞處。


男人同意更換配偶,而列寧娜依然滿腹狐疑——

兩情相悅,為什么非要拆開他們?

另一個覺醒者,伯納德。

他一向都認同新倫敦的理念。

直到親眼目睹了一位厄普斯隆的自殺。

大家都說那只是一個意外。

因為自殺在新世界是一件稀罕事。

但伯納德觸碰尸體的那一剎那,感受到了一股與往常不同的力量。


從此行為變得怪異。

常常摘下隱形眼鏡,切斷網(wǎng)絡(luò),逃離公共空間,甚至遠離性生活。

喜歡一個人獨處,沉淀下來思考。

這種與眾不同的行為,被上級視為「唯我主義」。

為了消除伯納德和列寧娜對新世界產(chǎn)生的質(zhì)疑,安全局局長安排他們結(jié)伴去了一趟「野蠻之地」。

在野蠻之地,生活著落后的舊人類。

他們?yōu)榱藦男率澜绲玫劫Y源,不得不將自己的生活展覽出來,以供來自新世界的游客觀賞取樂。

這里分為4個景點:一夫一妻體驗區(qū)、欲望體驗區(qū)、工作體驗區(qū)、因果體驗區(qū)。

通過搶購商品、搶婚大戰(zhàn),展現(xiàn)了舊人類的愚昧無知、貪婪暴力。

原本,伯納德和列寧娜正興致勃勃地觀看演出。

萬萬沒想到,趕上了舊人類的武力反抗運動。

現(xiàn)場一片混亂。

伯納德還不幸中彈。

多虧被一位叫作約翰的男子救下。

約翰的身份十分特殊,并不是舊人類。

他的母親是一個貝塔,父親是一個阿爾法,都是最高等級的人。

當初父母在野蠻之地游玩時,不小心突破禁忌,懷上了他。

為了生下他,母親只好獨自留在野蠻之地。

而父親毅然回到新倫敦,再也沒有回來。

約翰從小以舊人類的身份長大。

母親覺得虧欠了他,希望把他送回新倫敦。

為了達成這個愿望,她不惜冒著生命危險,收留了這兩個闖入者。

并把伯納德的傷治好,幫助他們逃離舊人類的追捕。

作為交換條件,伯納德和列寧娜要帶母子倆逃回新倫敦……

其實故事到這里,已經(jīng)足夠吊人胃口了。

如果按照原著改編,勢必成為一部神劇。

只可惜,改掉了這個故事里最出彩的烏托邦內(nèi)核。

原著中的約翰,喜歡莎士比亞(書名《美麗新世界》正是來自莎士比亞的《暴風(fēng)雨》第五幕)。

從野蠻之地滿懷激情地來到新世界,卻意外發(fā)現(xiàn)這個新世界并不美麗。

他對真善美的執(zhí)著追求,與新人類的墮落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
作為原著的靈魂人物,深深地震撼了讀者。

然而劇中的約翰,從不讀莎士比亞,只是喜歡聽搖滾樂。

剛開始對新倫敦有著天然的抵觸,覺得其他人都是行尸走肉。

后來卻沒有堅持自己的立場,逐漸呈現(xiàn)出被新人類同化的趨勢。

或是在酒池肉林中,徹底地放飛自我,沉迷于廉價的感官游戲。

或是在燈紅酒綠中,重復(fù)述說自己的故事,享受成為人群的焦點。

他在新世界過得越如魚得水,越是行走在人設(shè)崩塌的邊緣。

更不可置信的是。

只是隨隨便便發(fā)幾句牢騷,就引起了厄普斯隆階層的強烈共鳴。

耍了耍嘴皮子,不費什么力氣,就成為了反抗暴動的領(lǐng)軍者。

全靠主角光環(huán)硬撐!

這樣一來,只拍出了原著的皮囊,完全失去了精髓。

更叫人失望的是,原本是人性博弈、極權(quán)諷刺的反烏托邦故事。

卻被約翰、列寧娜、伯納德的大型三角戀喧賓奪主。

一會兒約翰看到列寧娜和伯納德XXOO,受不了新人類的開放而郁郁寡歡。

一會兒伯納德為了搶奪列寧娜,故意編造謊言引約翰吃醋。

一會兒又是列寧娜游走在兩個男人之間,曖昧不清。

主角集體戀愛腦還不夠。

為了吸引眼球,時不時就發(fā)放尺度驚人的福利畫面

一言不合就為愛鼓掌。

再來一發(fā)驚險刺激的野戰(zhàn)。


還有濕漉漉的浴室Play。

如果說為了諷刺縱欲無度的美麗新世界,這樣拍當然沒問題。

可惜只停滯于博人眼球的層面。

并且逐漸偏離了反烏托的劇情主線,沉溺在情情愛愛的泥潭中難以自拔。

這樣做的結(jié)果,無疑會過猶不及、本末倒置。

這原本應(yīng)該是一部帶著黑色諷刺色彩的腦洞劇。

現(xiàn)在卻成了爽劇模式

畫面刺激、主角開掛,怎么討好觀眾怎么來。

卻忘了《美麗新世界》的內(nèi)核,才是最讓人不寒而栗的。

它的內(nèi)核是什么呢?

尼爾·波茲曼在《娛樂至死》中曾經(jīng)這么寫道:

奧威爾害怕的是那些強行禁書的人,赫胥黎擔心的是失去任何禁書的理由,因為再也沒有人愿意讀書;

奧威爾害怕的是那些剝奪我們信息的人,赫胥黎擔心的是人們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;

奧威爾害怕的是真理被隱瞞,赫胥黎擔心的是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;

奧威爾害怕的是我們的文化成為受制文化,赫胥黎擔心的是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、欲望和無規(guī)則游戲的庸俗文化。


它的內(nèi)核就在于,揭露了人性為何墮落的本質(zhì)原因——

民眾只需像兒童那樣,系上圍兜,張口吞下哲學(xué)王或者先鋒隊一勺一勺送過來的食物,就乘坐直升電梯抵達了極樂世界。

一百年前的赫胥黎,具備超前的預(yù)見性。

在他的筆下,描繪了一個物質(zhì)生活豐富、科學(xué)技術(shù)發(fā)達、享樂主義至上的的未來世界。

當人們成為欲望的奴隸后,深刻的情感不復(fù)存在,個性和靈魂遭到抹殺,人類也就遠離了人的本質(zhì)。

從某種角度上來說,我們不是正在步入美麗新世界嗎?

美國攝影師Eric Pickersgill的攝影作品

去掉手機后的人類,仿佛沒有感情的機器人

多少人為了追求短暫的精神快感,丟棄復(fù)雜思考的能力。

多少人為了唾手可得的享樂,放棄了方寸以外的自由。

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應(yīng)該問一問自己。

在快樂藥丸和莎士比亞之間,我會選擇什么?

烏托邦要比我們過去所想象的更容易實現(xiàn)。

以致于哲人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更痛苦的問題:怎樣避免它最終實現(xiàn)。

我們的心靈始終需要一塊野蠻之地。

那里或許并不那么「完美」,卻更自由。

?
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侵刪)